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点(085700)

发布者:Tristar发布时间:2022-04-21浏览次数:6235

2021 年上海师范大学获批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085700)。本学位点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重点围绕长三角区域生态绿色发展,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更好地为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扎实的资源与环境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素养,能够熟练运用资源环境信息技术、资源调查和生态规划、生态环境修复等专业技能和研究方法,从事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系统评价、城乡规划管理、环境保护与修复等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研究方向】本学位点目前聚焦在资源环境信息工程、生态监测与评估、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三个方向,在上海市高校中研究方向特色和优势明显,具体如下:

1)资源环境信息应用: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摄影测量与遥感和资源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重点培养包括摄影测量与遥感、无人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度学习、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等复合型人才。依托国家野外科学站,基于DEM、DOM、LIDAR、全景影像等数据,挖掘历史成果,打造精度好、分辨率高、现势性强、标准统一的多时相三维地形模型,构建市域时空三维地形场景和城市三维模型。

2)生态监测与系统评估:利用物理、化学、生态学等方法,通过地面、航空、卫星监测技术对生态环境中的各个要素、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监控和测试。重点培养遥感生态监测、地面生态调查、自然资源资产评估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等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育、规划与咨询、工程设计与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依托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开展生态系统格局-质量-服务评价、生物多样性调查、GEP核算技术应用等,准确掌握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其演变趋势,促进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福祉提升

3)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针对江南水乡河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揭示污染物多介质、多界面的环境行为、效应与机制,系统开展工矿用地整理、裸露地表植被恢复、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河湖湿地修复和自然山水格局保护,恢复受损丘陵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培养具备较高资源环境科学素养,能够独立从事水生态修复、土壤生态修复、生态环境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要成果】 学院是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单位,长期以来面向资源与环境领域,先后主持和参与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多项国家级项目,包括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项目、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特别是近十年来在新疆、西藏等地开展一系列援疆、援藏咨询课题,得到当地政府的好评。本学位点依托上海长三角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青浦区林业站院士工作站、中国自然资源 学会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科普基地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江苏省常州市、安徽省黄山市、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疆喀什地区等地设立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实习基地。

【专业课程】主要开设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景观与区域生态学、自然资源学、环境遥感与国土监测、自然资源信息系统、生态系统评价、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调查与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环境修复与生态工程等课程,以及各类学术讲座与文献研讨、学术沙龙和专业外语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进入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分析评价等领域中的咨询行业、政府管理部门等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深造。

【学位点负责人】高峻教授

【专业导师】高峻 教授    朱建 教授    哈斯巴干 研究员    杜士强 教授    曹月娥 教授     陈浮 副教授    李巍岳 副教授    孟梁 副研究员    周锐 副研究员    王亮绪 副研究员     冯翔 副教授    孙伟华 副教授    孙凤云 副教授    刘睿 讲师    胡熠娜 讲师    宋佳 讲师    姚兰 讲师    房学宁 讲师

 

(更新于2023年6月)